发布于 2018-03-02 12:22
楼主
秦皇岛水系
七里海水系概况
七里海,位于昌黎县团林乡境内(现北戴河新区),东南岸有沙丘与渤海相隔,东北隅新开口与渤海相连。水域宽约3公里,长约5.5公里,面积约15平方公里。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,清光绪九年(1883年),滦河泛滥,洪水倾入七里海,在东北角将沙丘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,后人称“新开口”,此后,又有渔船、商船在此停泊,又名“兴隆口”。新开口形成后,海水随朝汐涌入七里海,淡水变成了咸水,因此,它为中国最大的现代泻湖,平常水面可达533.3公里,海水能进能出,辐射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。形成了这里具有典型特色的沿海湿地,为各种水禽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,进而成为世界著名的观鸟胜地之一。
·汤河概况
汤河,有两源:以东支为最大,发源于抚宁县柳观峪村西北;西源(也称头河),发源于抚宁县温泉堡西南。两源南流至海港区,经海洋镇,至白塔岭村入海。该河全长28.5公里,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。2002年,秦皇岛市在海港区和平桥北修建了一座橡胶坝,将汤河分为坝上游饮用水区和坝下游景观娱乐区,2004年,又将汤河口防潮蓄水闸改建为橡胶坝,使城市环境更加和谐。
·洋河概况(现北戴河新区)
洋河,古称“阳泽”,是河北省沿海诸河中最大的一条河,全长100公里,流域面积1110平方公里。它有两个发源地:东洋河源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界岭山下,西洋河源于卢龙县北冯家沟村,最终都汇入洋河水库,南至抚宁县洋河口村附近注入渤海。1960年,秦皇岛市在抚宁县大湾子建成了洋河水库,如今,作为引青济秦的反调节库,它又成为城市及洋河灌区重要水源地。
·饮马河概况(现北戴河新区)
饮马河,古称“宾水”,相传唐太宗东征曾在此河饮马,故名。该河发源于卢龙县下寨阳山北山沟,南流于昌黎大蒲河口入渤海。总长44公里,流域面积534平方公里。
·青龙河概况
青龙河,也称“卢水”、“漆河”,是滦河第二大支流,水量之丰则冠于其它支流,约占滦河总水量的25%。发源于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,流经辽宁,河北承德地区,然后流入秦皇岛市的青龙满族自治县,并最终汇入滦河。在青龙河干支流,修建了大型水库――桃林口水库,秦皇岛市的引青济秦工程,引的就是该库之水,这也成为秦皇岛市城市区用水重要水源地。这条河流全长222公里,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,在秦皇岛境内长达166公里,流域面积3363.4平方公里。
·滦河概况
滦河,古称“濡水”,是河北省第二大河,是秦皇岛市与唐山市的界河。它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巴延图尔古山麓,穿越长城后转向东南,在卢龙县虎头石村附近邂逅青龙河,并将其揽入怀中,再由卢龙、昌黎两县及唐山市的滦县、滦南县、乐亭县,于莲花池东南5公里处注入渤海。滦河全长888公里,总流域面积44900平方公里,流经秦皇岛市河段长91.5公里,流域面积3774平方公里。秦皇岛境内有15条河流注入滦河。
·戴河简介 (现北戴河新区)
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的最西部,横跨秦皇岛市的抚宁县和北戴河区,是北戴河区与抚宁县的界河,是冀东沿海独流入海河流之一。戴河古称渝水,到了辽代一直到明清都称为渝河,到清光绪年间因砂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,民国年间简称戴河。戴河的源头均发源于抚宁县。东源为沙河,发源于抚宁县蚂蚁沟村西北青石岭清河塔寺;西源主流为西戴河,发源于抚宁县北车厂;西源支流名为渝河,发源于抚宁县聂口北。另一源为高家店米河。戴河像一条银色的玉带由北往南缓缓流淌,在北戴河区海滨镇的河东寨村西南注入渤海,全长35公里,流域总面积290平方公里,河床宽度约200米,戴河流域北宽南窄,形如纺锤,除上游属山区外,80%皆为丘陵区,主河道比降8.68‰。 流经北戴河区13公里,北戴河境内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