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5号台,敌台,基本完整。位于破城子村东北,508米高顶峰南端。因四周山峰及敌楼属其最高,因此当地老乡谓之高楼,此山也因此楼得名高楼山。也有驴友谓之望海楼。
沈朝阳《秦皇岛长城》一书这样描述此楼:165号台台基为七层花岗岩条石垒砌,高2.1米,上砌城砖楼体,通高7.5米,面积为长10.5米,宽8米。中层楼体为东西向2车棚券室,南北向3拱券通道。券室长8.5米,宽2.1米,高3.8米;通道进深1.1米,宽1米,高1.72米。楼梯设在南墙中间窗户上,由东、西墙南处开1券门,靠北各开1窗,南、北墙上各开3窗。门拱顶券脸石及立柱石上刻有缠枝花,拱顶中心刻一方孔环钱图形。券门宽0.75米,高1.75米,券窗宽0.65米,高0.78米。顶层楼橹已毁,四周垛口亦大都被毁。
165号敌楼西侧
165号敌楼西侧券门
165号敌楼东侧
165号敌楼东侧券门
165号西侧门内
165号敌楼东侧门内
165台至164号敌楼间长城。与164号台间石筑墙体断续中断,残破,宽约3米,高1米~3米。
165至164号敌楼间长城墙体。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。长城逐渐向西北走向,至166号台间墙体为上砖下石,基本完整,宽3.7米,高2.5米。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墙体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墙体上的射孔
DJ48新浪博文这样描述此楼:3*2规制,门洞位于东西两侧南端,北端各1箭窗,南北两侧各3箭窗。敌楼内部东西向二横券顶通廊结构,分别与东西两侧箭窗门洞对应,通廊间南北对开三券洞,分别与南北两侧箭窗对应。北墙连同北部通廊全部塌失。南侧正中箭窗两端各有蹬道至顶。东西两端圆形门楣和门旁立柱上皆雕有花纹,为雄壮的敌楼增添无尽的柔美。
2011年5月图片资料显示,当时此楼北墙还是完整的。
(以上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书籍和网络,作者沈朝阳、DJ48、陈先森的上上签、积雨云、溪风、一叶小舟,因无法联系到作者,引用未经作者同意,在此表示致敬和感谢,如有侵权请联系山水青清删除)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165号台,敌台,基本完整。位于破城子村东北,508米高顶峰南端。因四周山峰及敌楼属其最高,因此当地老乡谓之高楼,此山也因此楼得名高楼山。也有驴友谓之望海楼。
沈朝阳《秦皇岛长城》一书这样描述此楼:165号台台基为七层花岗岩条石垒砌,高2.1米,上砌城砖楼体,通高7.5米,面积为长10.5米,宽8米。中层楼体为东西向2车棚券室,南北向3拱券通道。券室长8.5米,宽2.1米,高3.8米;通道进深1.1米,宽1米,高1.72米。楼梯设在南墙中间窗户上,由东、西墙南处开1券门,靠北各开1窗,南、北墙上各开3窗。门拱顶券脸石及立柱石上刻有缠枝花,拱顶中心刻一方孔环钱图形。券门宽0.75米,高1.75米,券窗宽0.65米,高0.78米。顶层楼橹已毁,四周垛口亦大都被毁。
165号敌楼西侧
165号敌楼西侧券门
165号敌楼东侧
165号敌楼东侧券门
165号西侧门内
165号敌楼东侧门内
165台至164号敌楼间长城。与164号台间石筑墙体断续中断,残破,宽约3米,高1米~3米。
165至164号敌楼间长城墙体。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。长城逐渐向西北走向,至166号台间墙体为上砖下石,基本完整,宽3.7米,高2.5米。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墙体
165至166号敌楼间长城墙体上的射孔
DJ48新浪博文这样描述此楼:3*2规制,门洞位于东西两侧南端,北端各1箭窗,南北两侧各3箭窗。敌楼内部东西向二横券顶通廊结构,分别与东西两侧箭窗门洞对应,通廊间南北对开三券洞,分别与南北两侧箭窗对应。北墙连同北部通廊全部塌失。南侧正中箭窗两端各有蹬道至顶。东西两端圆形门楣和门旁立柱上皆雕有花纹,为雄壮的敌楼增添无尽的柔美。
2011年5月图片资料显示,当时此楼北墙还是完整的。
(以上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书籍和网络,作者沈朝阳、DJ48、陈先森的上上签、积雨云、溪风、一叶小舟,因无法联系到作者,引用未经作者同意,在此表示致敬和感谢,如有侵权请联系山水青清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