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0号台,敌台,全毁。位于破城子村北。此楼山上松树葱葱,所以当地村民谓之松楼。后此楼陆续塌毁,最后一次是2012年。经历风雨洗礼,现已残垣断壁,无限沧桑感和年代感,后被到此的驴友们命名沧桑楼。
沈朝阳《秦皇岛长城》一书这样描述此楼:台基为四层花岗岩条石垒砌,高1.2米,上部楼体已毁,只残存西南一小角,面积不清。
169号敌台至170号敌台间长城为石筑包砖,内层石结构保存完好,外包砖大都毁坏,外口垛口墙亦无存,宽4米,高2米~3.5米。
170至171号台间长城为砖筑,保存较好,除垛口墙已毁外,下部墙体较为完整,宽4米,高3米。
(以上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书籍和网络,作者沈朝阳、那都河,因无法联系到作者,引用未经作者同意,在此表示致敬和感谢,如有侵权请联系山水青清删除)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170号台,敌台,全毁。位于破城子村北。此楼山上松树葱葱,所以当地村民谓之松楼。后此楼陆续塌毁,最后一次是2012年。经历风雨洗礼,现已残垣断壁,无限沧桑感和年代感,后被到此的驴友们命名沧桑楼。
沈朝阳《秦皇岛长城》一书这样描述此楼:台基为四层花岗岩条石垒砌,高1.2米,上部楼体已毁,只残存西南一小角,面积不清。
169号敌台至170号敌台间长城为石筑包砖,内层石结构保存完好,外包砖大都毁坏,外口垛口墙亦无存,宽4米,高2米~3.5米。
170至171号台间长城为砖筑,保存较好,除垛口墙已毁外,下部墙体较为完整,宽4米,高3米。
(以上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书籍和网络,作者沈朝阳、那都河,因无法联系到作者,引用未经作者同意,在此表示致敬和感谢,如有侵权请联系山水青清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