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沈泓浩
女儿从小就喜欢小动物,我曾在一篇题为《宠物》的文章中写到,她几乎是什么都喜欢、什么都养过。记得在她5、6岁的时候,有一次带她去花鸟市场游玩,发现有人在卖一对小松鼠,看着小松鼠那炯炯有神的圆圆的眼睛,不停地上蹿下跳机灵活泼的神态,女儿便再也不肯挪动她那稚嫩的脚步,在女儿的一再恳求下,我们买下了这对小松鼠,于是女儿便爱不释手把装在铁丝笼子里的一对小松鼠拎回了家。
把松鼠拎回家,女儿便开始仔细地研究起来。笼子是圆形的,侧面有一个小门,通过这个小门可以向笼中的小食盒内放置食物和水。女儿便尝试着去喂它们,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,做起来却并不容易,小门实在是太小了,手是不好伸进去的,而且又怕松鼠跑出来,尝试了几次并不如愿,于是,喂食喂水便又成了我们的份内工作。
看着活蹦乱跳的一对小东西在笼中一刻不停地欢蹦乱跳,着实让人喜欢,尤其是喂食它们吃东西时候的神态更是让人欢乐开怀。不管是喂给它们花生米还是玉米粒,它们都会把花生米或玉米粒用两只小手不断地向嘴巴里面塞,把两个腮帮子撑得鼓鼓的,只到再也塞不进去为止,看着它们那贪婪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。
小松鼠到家一开始是极怕人的,只要人一走近到跟前,它们就会惊恐地窜跳不止,时间久了它们便不再怕人,而且还会伸着小手向你要吃的呢。
某一天,不知道是一时的疏忽,笼子的小门没有关好,还是松鼠自己把门打开了,总之晚上回家,发现笼子门开着而松鼠却不见了。于是,我们便全家出动一齐搜寻那两只“越狱”的小家伙。直到把所有的房间都翻了个遍,也没有发现两只小家伙的踪影,我们就纳闷儿了,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,它们是不可能跑出去的。于是我们改搜捕为利诱,在房间显眼的地方放上食物,希望能把它们引出来,开始它们好像洞悉了你的意图一般,任你如何就是不出来,因此,此计亦宣告无效。
第二天,正常上班,可喜的是下班的时候发现,头天放置的食物不见了,这么就证明了,它们没有跑出去,一定是隐藏在了某个隐蔽的地方。于是继续搜查这对“越狱”的小家伙的踪迹,床下、柜子后面、厨房、卫生间又是一通搜寻,还是没有如何的结果,突然,我发现沙发的下面有一些海绵的碎末,于是,我便围绕这堆碎末展开了仔细的搜寻。把沙发推出来,翻倒并掀开了沙发底下的挡板后终于发现,碎末是从沙发的后面掉下来的,可以肯定一定是两个小东西钻到了沙发的后面。拿手电筒一照果不其然,两个小东西钻进了沙发的后面,把沙发后面的海绵嗑咬出了一条通道并蜷缩在了通道的深处。发现了踪迹,接下来就是要把它们捉拿归案了。
两个小家伙虽小,而却有着一付坚硬而锋利的牙齿,坚果的硬壳都不再话下,因此要想捉拿它们还必须万分的小心,否则被它们咬上一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。于是我找来一副厚厚的皮手套,带上手套沿着它们在沙发泡沫中掏出的洞,慢慢地把手伸了进去,大约有半米左右,我的手终于触到了其中的一只,并成功地将一只吱吱乱叫的小松鼠抓了出来,它使劲儿地咬着我的手套,如果不是带着这副厚厚的皮手套,那是一定要见血的了,如法炮制,两只逃跑的小家伙终于都被捉拿归案并被重新关进了笼子。
看到失而复得的两只小松鼠,女儿又露出了欢乐的笑脸,可是没过多久,女儿怯怯地对我说:爸爸,要不咱们把它们放了吧,它们在这么小的笼子里,没有了自由肯定也不开心,我想还是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吧。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5、6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,但它又确实是。看着女儿那纯净的眼神,我感慨良多。是啊!喜欢什么东西并不见得非要占有它们,就像我们都喜欢花,但并非要把花摘下来,喜欢的东西并不见得非要把它们留在身边,这是个连有些成年人都没有悟透的东西。女儿可能还不懂,但它的潜意识却极好地诠释了这样一种理念,是啊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顺应了自然。
于是,我们决定将这对小生灵放归自然。女儿虽喜欢却又万般的不舍,但最终还是坚毅地点了点头。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,我们来到了郊外的山脚下,打开了笼子的小门,两只小东西小心地探出头来,左右张望着,终于飞快地窜出了笼子,看着它们欢快地隐身在丛林间,我心亦释然。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作者:沈泓浩
女儿从小就喜欢小动物,我曾在一篇题为《宠物》的文章中写到,她几乎是什么都喜欢、什么都养过。记得在她5、6岁的时候,有一次带她去花鸟市场游玩,发现有人在卖一对小松鼠,看着小松鼠那炯炯有神的圆圆的眼睛,不停地上蹿下跳机灵活泼的神态,女儿便再也不肯挪动她那稚嫩的脚步,在女儿的一再恳求下,我们买下了这对小松鼠,于是女儿便爱不释手把装在铁丝笼子里的一对小松鼠拎回了家。
把松鼠拎回家,女儿便开始仔细地研究起来。笼子是圆形的,侧面有一个小门,通过这个小门可以向笼中的小食盒内放置食物和水。女儿便尝试着去喂它们,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,做起来却并不容易,小门实在是太小了,手是不好伸进去的,而且又怕松鼠跑出来,尝试了几次并不如愿,于是,喂食喂水便又成了我们的份内工作。
看着活蹦乱跳的一对小东西在笼中一刻不停地欢蹦乱跳,着实让人喜欢,尤其是喂食它们吃东西时候的神态更是让人欢乐开怀。不管是喂给它们花生米还是玉米粒,它们都会把花生米或玉米粒用两只小手不断地向嘴巴里面塞,把两个腮帮子撑得鼓鼓的,只到再也塞不进去为止,看着它们那贪婪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。
小松鼠到家一开始是极怕人的,只要人一走近到跟前,它们就会惊恐地窜跳不止,时间久了它们便不再怕人,而且还会伸着小手向你要吃的呢。
某一天,不知道是一时的疏忽,笼子的小门没有关好,还是松鼠自己把门打开了,总之晚上回家,发现笼子门开着而松鼠却不见了。于是,我们便全家出动一齐搜寻那两只“越狱”的小家伙。直到把所有的房间都翻了个遍,也没有发现两只小家伙的踪影,我们就纳闷儿了,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,它们是不可能跑出去的。于是我们改搜捕为利诱,在房间显眼的地方放上食物,希望能把它们引出来,开始它们好像洞悉了你的意图一般,任你如何就是不出来,因此,此计亦宣告无效。
第二天,正常上班,可喜的是下班的时候发现,头天放置的食物不见了,这么就证明了,它们没有跑出去,一定是隐藏在了某个隐蔽的地方。于是继续搜查这对“越狱”的小家伙的踪迹,床下、柜子后面、厨房、卫生间又是一通搜寻,还是没有如何的结果,突然,我发现沙发的下面有一些海绵的碎末,于是,我便围绕这堆碎末展开了仔细的搜寻。把沙发推出来,翻倒并掀开了沙发底下的挡板后终于发现,碎末是从沙发的后面掉下来的,可以肯定一定是两个小东西钻到了沙发的后面。拿手电筒一照果不其然,两个小东西钻进了沙发的后面,把沙发后面的海绵嗑咬出了一条通道并蜷缩在了通道的深处。发现了踪迹,接下来就是要把它们捉拿归案了。
两个小家伙虽小,而却有着一付坚硬而锋利的牙齿,坚果的硬壳都不再话下,因此要想捉拿它们还必须万分的小心,否则被它们咬上一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。于是我找来一副厚厚的皮手套,带上手套沿着它们在沙发泡沫中掏出的洞,慢慢地把手伸了进去,大约有半米左右,我的手终于触到了其中的一只,并成功地将一只吱吱乱叫的小松鼠抓了出来,它使劲儿地咬着我的手套,如果不是带着这副厚厚的皮手套,那是一定要见血的了,如法炮制,两只逃跑的小家伙终于都被捉拿归案并被重新关进了笼子。
看到失而复得的两只小松鼠,女儿又露出了欢乐的笑脸,可是没过多久,女儿怯怯地对我说:爸爸,要不咱们把它们放了吧,它们在这么小的笼子里,没有了自由肯定也不开心,我想还是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吧。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5、6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,但它又确实是。看着女儿那纯净的眼神,我感慨良多。是啊!喜欢什么东西并不见得非要占有它们,就像我们都喜欢花,但并非要把花摘下来,喜欢的东西并不见得非要把它们留在身边,这是个连有些成年人都没有悟透的东西。女儿可能还不懂,但它的潜意识却极好地诠释了这样一种理念,是啊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顺应了自然。
于是,我们决定将这对小生灵放归自然。女儿虽喜欢却又万般的不舍,但最终还是坚毅地点了点头。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,我们来到了郊外的山脚下,打开了笼子的小门,两只小东西小心地探出头来,左右张望着,终于飞快地窜出了笼子,看着它们欢快地隐身在丛林间,我心亦释然。